近年来正在逐步形成相应的开采和利用技术。
国际实业(000159)2月23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与新疆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焦丁产品购销合同》,2011年公司计划向煤焦化公司购买焦丁3万吨煤炭股上周表现较好,周涨幅达5.5%。
其中,2月14日,该板块全面上涨,单日上涨5.37%,盘江股份上涨9.99%,煤气化、潞安环能涨幅也都超过9%。三月份是年报的主要发布期,煤炭板块或将受到资金的持续关注。从这些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中可以看出,由于2010年度煤炭销售价格较2009年有较大幅度上涨,以及相关煤炭产品的产销量提高,是公司业绩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据申银万国测算,煤炭板块重点公司2010年平均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为40%。海通证券也认为,目前估值压力不高,更看好板块在3月份的表现。
煤炭上市公司在业绩屡创佳绩的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现金回报比例,如伊泰B股拟10派人民币15元,其他煤炭股也历来有高送转的历史。上周(2月14日-2月18日),A股迎来短暂的政策平稳期,另外,由于 1月份CPI好于市场预期,投资者对于紧缩政策的忧虑暂时缓解,股市持续反弹。此外,受制于资金的限制,国有煤炭企业无力开发获得的煤矿资源,搞煤炭资源战略储备,严重影响了资源开发的效率。
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影响,运力一直是制约山西、内蒙、陕西等主要产煤地区煤炭发展的瓶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势必会带来相关产业的繁荣,煤、电、路、港口的联营一体化也将帮助地方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来投资的进入。一、煤炭资源配置不合理1、煤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我国煤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1.3.6地方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需要改进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投资环境差成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又一壁垒。
煤炭资源市场化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将行政与市场双轨制管理相结合,以市场定价,以政府监管,公平招投标规则,公开管理规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是煤炭行业未来健康运行的方式。它需要在对双方企业文化了解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文化整合。
支付之后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改和机采投入能力将会受到弱化,复工投产后企业能否实现盈利也是并购方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由于没有完善的煤矿企业准入制度,造成煤炭资源开发队伍鱼龙混杂,资源浪费严重。如果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可开采年限期长, 大型煤炭企业欲将其兼并,这也势必使地方经济利益受损。主体并购企业要支付近千亿资金的资源价款补偿,资金压力过大打压了兼并的积极性。
煤炭运输落后于煤炭生产是我国煤炭行业的基本特征。例如,河南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考核指标,要求大型国有企业不高于1,中小型煤矿企业不高于3。目前,国家虽然明确了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的原则,但还缺乏具体的整合重组政策措施。二、煤矿企业管理各成体系,与并购企业难以融合我国的中小煤炭企业绝大多数是乡镇集体企业或私人个体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中小煤炭企业与大型煤炭企业在运营体制、管理机制、技术水平、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
我国煤炭资源多分布于偏远的中西部以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煤炭企业作为当地主要经济来源,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一、出资主体不同,煤炭企业难以整合由于煤矿资产构成较为复杂,不同省区内大型煤炭企业管理主体不同,难以实现相互间的重组整合。
其次,一些小煤矿设计基础资料不健全,加上大煤矿对整合的小煤矿安全监管不到位,小煤矿的安全理念和水平等没有真正得到提升,大矿与整合小矿安全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影响煤矿的整体安全。兼并小煤矿成本高、风险大,为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矿后带来很多问题,因而也影响了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
资源税较低、技术含量不高、政策法规不健全,使得煤矿企业的准入门槛过低,也造成了现在煤炭行业鱼龙混在、杂乱无章的存在方式。目前,中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遭遇的泥沼羁绊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3.1煤炭资源配置不合理,煤矿企业准入门槛低资源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础,在资源价格走向市场和采取竞争手段配置的过程中,由于准入门槛低,导致一些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其经济实力上的优势参与矿业权竞争,存在通过炒卖资源牟利。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有利于加快有实力的大型煤炭企业的整合进程,而企业的矿业权设置不规范,一个整装煤田有多个实力一般的企业同时获得开发权,使跨区域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1.3.5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手续繁杂,税费负担较重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手续复杂、税费负担较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周边矿权设置复杂影响办证。我国煤炭企业的资源回收率平均只有40%左右,小煤矿的资源回收率更低,平均只有15%,与国际上产煤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高的可达到70%到80%相比,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如青海省的大量煤炭资源控制在私营企业和个人手中,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在进入青海省开发资源过程中,为获取矿业权付出了很高的成本,且地方政府要求必须由当地企业控股经营,这给外省企业进入青海整合重组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河南郑煤集团在兼并收购煤矿时,以资源、技术、管理入股的增值部分要先行缴纳所得税,加重了企业兼并重组的负担。并购方作为企业,要考虑投入和产出。
一、兼并小煤矿成本高1、煤矿资产转让价格过高由于在对小煤矿进行资产评估时,资源价值增值较快,矿业权价款高,有的小矿主漫天要价,造成兼并重组难以实施。但是,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道路上,仍然有诸多困难和障碍,致使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一直步履维艰、难以彻底执行,这也是我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继山西煤改之后,河南煤改已近尾声,山东煤改也开始启动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大幕正在全面揭开。按山西省的规定,被兼并的煤矿,凡是在2006年2月28日之后交纳资源价款的,直接转让采矿权,兼并企业要退还其剩余资源量的价款,并按照原价款标准的50%给予补偿;2006年2月28日之前交纳资源价款的,退还剩余资源量价款的同时,按原价款标准的100%给予经济补偿。
此外,对被兼并矿井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兼并成本较大。从高效的管理机构到科学确定煤炭资源市场价格、公开招标拍卖的规则,全面地规范与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是煤炭市场化所缺少的必要行驶手段。小煤矿的管理已经自成体系,员工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与大型煤炭企业都存在极大差异,兼并重组后价值观的不一致,会导致小煤矿员工对于管理的抵制情绪,造成兼并者与被兼并者的文化融合困难、利益关系协调困难。二、地方经济利益受损,煤炭企业难以割舍地方经济利益是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一大制约因素。
二、煤矿企业准入门槛低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是按产量计征,平均费率(矿产品售价与税费比率)为1.18%,而国外为2%―8%。但就当前情况来看,跨区域仍然停留在政策文件上,没有执行到地方,兼并重组基本上停留在省域之内。
缺乏资金而拿不到矿业权,资源后备保障能力严重不足。1.3.4企业文化融合困难,重组后企业管理亟待加强随着兼并重组的推进,一些兼并企业面临着企业文化融合困难、各煤矿企业管理各成体系等各种管理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文化发展的初级平台,在煤炭企业文化普遍没有务实、落地的情况下,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无疑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又一个难题。如贵州省内煤炭资源矿业权价款由0.8 元/吨上涨到3 元/吨,大型煤炭企业面临很大资金压力,难以承受。
大型煤炭企业更看重资源储量,而小煤矿则更关心自己未来的经济利益,这些观念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矿之后现代管理方式的执行不顺。小煤矿老板的转让价格是某些大型煤炭企业所不能接受的,如果接受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重组后企业文化融合困难煤炭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生产条件艰苦,作业现场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矿区精神文化相对缺乏,安全文化贯彻落实不到位。2、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手段欠缺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仍然较低,与国外相比差距颇大。
[1] 王一娟. 产权不清 煤炭资源配置谁说了算. 经济参考报. 2004.10.12.[2]卢红卫,姚立根. 煤炭企业并购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科技资讯. 2009.33[3]李莉. 企业兼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防范. 消费导刊. 2009.9。3、国有、非国有矿产资源分配不平等由于我国煤炭资源配置以行政手段为主,国有企业的煤矿相比非国有煤矿企业而言更具有资源优势,这也让国有煤炭企业对于得来容易的资源珍惜不足,对于资源的保护意识也较差。
[2]1.3.3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跨区域兼并重组难度大2010年,国家能源局明确表示煤炭企业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强调优进劣退。1.3.2兼并小煤矿成本高、风险大,影响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小煤矿生产的危险系数高、工艺水平落后,运营、管理都不正规,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而大型煤炭企业走正规化道路,在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煤炭企业本身是地下作业,时刻受着五大自然灾害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的威胁,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属于高风险行业。被兼并的小煤矿主不接受分期付款的条件,更是给并购方带来困扰,使得兼并重组工作困难加重。
留言0